冷門研究崎嶇路 諾貝爾醫學獎

8 months ago
9

2023年10月2日

諾貝爾醫學獎得主10月1日揭曉,匈牙利裔美籍女科學家卡塔林.卡里科(Katalin Kariko)、美國科學家德魯.魏斯曼(Drew Weissman)致力開發「mRNA(信使核糖核酸)」技術,讓mRNA新冠疫苗於短時間問世,救人無數。台灣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盛讚,這是免疫學的重大突破,兩人獲獎「眾望所歸、實至名歸」。
卡里科、魏斯曼兩人於今年八月至台灣領取台灣唐獎「生技醫藥獎」,台灣衛生院長司徒惠康表示,在頒獎晚宴上曾與卡里科聊天,為人謙和,在談及研究歷程時,則有些委屈及小抱怨,研究領域太冷門,一度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減薪,且研究經費也不多。
司徒惠康表示,在美國執行研究計畫,必須申請研究經費,但早年mRNA技術屬於偏冷門領域,沒有人可以看的這麼遠,發現其中潛力,尤其卡里科來自東歐,美國大學很難大力支持一名異國學者。
陳培哲指出,卡里科的疫苗研究之路崎嶇不平,隻身渡海,至美國投入mRNA技術,前十年遭遇瓶頸,但仍舊堅持到底,終於締造出免疫學重大突破,整個過程曲折,最後終獲成功,激勵人心,宛如一齣勵志電影。
傳統疫苗研發以蛋白質為主,但至少得花二至三年,全球生醫界對於DNA、RNA寄以厚望,期盼縮短研發時程;前者疫苗動物實驗完美,人類臨床宣告失敗,至於RNA部分,臨床試驗顯示,接種後引發強烈發炎反應,副作用超乎預期。在卡里科持續研究下,將核酸結構四個鹼基,其中一個置換為人工鹼基,大幅減少注射後發炎反應,開啟了疫苗新紀元。
司徒惠康表示,新冠疫情加速mRNA技術發展,順利研發mRNA新冠疫苗,全球累積接種人次超過上百億,證實其在人體的安全性及效果;在施打mRNA時,注射局部附近的淋巴結出現強烈反應,為此,讓癌症治療開闢出一條新路徑,相關癌症疫苗、藥物已成主流開發趨勢。
陳培哲說,最近一兩年藥廠研製黑色素癌疫苗、胰臟癌疫苗,台灣癌症中心也參與臨床試驗,一旦完成三期,順利問世,勢必締造癌症治療的新世界。原本全球醫界認為這兩名科學家應在去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肯定,但結果令人意外,今年得獎,讓人心服口服。

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:https://scalloped-capybara-acc.notion.site/Health-Today-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

Loading comments...